如何用6个月的时间学会一门外语

Action #1- Listen A LOT!

 

首先你要多听,你要把自已置身在相当多的语言的环境中,是否听得明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听的过程中要听它的节奏,高频的内容和重复的模式。

 

Action #2-Focus on getting the meaning FIRST(before the words)

 

第二是在获取单词之前要先获取它的意思。你要理解对方不同手势动作代表的含义。身体语言占人类交流的一大部分。从身体语言,你可以理解很多对话内容, 因此,你通过肢体动作理解、获取对话的含义。你还可以利用你已经知道的模式。如果你说国语和粤语,当你去越南,你可以明白60%的日常用语,因为越南话有30%的国语和30%的粤语。

 

Action #3 Start Mixing!

 

第三,开始混合。如果你有10个动词、10个名词和10个形容词,你可以说1000句不同的话。语言是创造的过程。小孩是怎么做到的呢?“我,澡澡,现在……”这就是他们说话的方式。所以现在开始混合、创造并从中获得趣味,你不需要做到完美,你能沟通就好。而且,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把注意力放在核心上,体会这意味着什么?

 

Action #4 Focus on the Core

 

任何语言都有它的高频内容。英语有1000个高频词覆盖你85%的日常交流。而3000个高频诩将覆盖98%的日常交流。你有3000个高频词,你将可以说一门外语。剩余的是锦上添花。当你开始学习一门外语,从工具箱开始。第一周,你会用新语言说一些像这样的话:“How do you say”(那个你怎么说),“I don`t understand…”(我不明白),“请重复。”“那是什么意思?”,全部用你的目标语言,把它当做工具来用,并且利用好它。这对学习该门语言的其它东西是有重大关系的。第二周,你应该会说一些像“you”(你),“that”(那个),“me”(我),“give”(给),“hot”(热),像个孩子一样,用这些简单的代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来沟通。然后到第三或第四周,你会进入被称为“胶水词”的这部分。“虽然”、“但是”、“因此”,这些逻辑工具帮你把语言的小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你制造更多复杂的意思。在这个时候,你已进入说话的阶段了。

 

Action #5 Get a Language Parent

 

进入到第五步,你应该给自己找位语言家长。就像你看到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互动。当一个孩子们说话,他会用简单的词,简单的组合,而有时会发出非常奇怪的声音。如果不是家里人根本就不懂他在说什么,但是父母却知道。因此,孩子有个安全的环境,然后才会变得自信。父母用孩子可以理解的身体语言和简单句子跟他们说话。我们有一个和谐的交流环境很有必要,不然的话,我们都不会说自己的母语。因此你可以给自己找个语言家长,找的这个人,应该是对你感兴趣的,愿意和你沟通的,比如你的好朋友。

 

Language Parent “Rules”

找语言家长有4个原则:

Works to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saying.

1、他们会尽可能地理解你的意思,哪怕你脱离节拍。

 

Does not correct mistakes.

2、他们从来不会纠正你的错误。(尽管讲,只要大胆的讲就可以了。)

 

Confirms understanding by using correct language.

3、他们会理解你说的话并给出反馈,好让你适当地回应并获得反馈。

 

Uses words the learner knows.

4、他们也说你知道的单词。

 

Action #6-Copy the Face

第六步,就是你需要模仿面部表情。你需要把肌肉部位用得准确,别人才可以听明白你发出的声音。达到此目标,你需要听对方是什么感觉,并感觉对方是怎样发出声音的,从你的脸上获得反馈,如果条件理想的话,你可以看着说母语的讲话者并观察他们的面部,让你下意识地吸收这些规则,然后你能够获取到这些信息。

 

Action #7-“Direct Connect to Mental Images”

 

最后一步是你需要“直接联系”。大多数人学习外语几乎都是用母语的单词,对照目标语言,反复地在心中默念并尝试记住它们。这样其实做效率很低。你需要做的是意识到你所知道的事情,在你的脑海里都有一个画面和感觉。如果你说到“火”,你可以闻到那个烟味,你可以听到那燃烧的爆裂声,你可以看到那火焰。所以你需要做的是进入那些和意象有关的所有记忆力,然后从另一条通道出来,“殊途同归”。你从那条通道出来,你将建立这种技能并且越来越熟练地把新的声音连接到你脑中已经知道的画面中去。往后你甚至很擅长这个过程,而且是无意识的。

 

FROM TED LingnanUniversity     by  Chris Lonsd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