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解析
1. 态度的定义与解析
1.1 定义
态度(attitude)是个体对某一具体对象相对持久的情感、认知和行为意向。
1.2 解析
首先,态度指向一定的对象。这些对象包括他人、他事、他物、群体、制度、民族、国家及自我等一切社会存在。
其次,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虽然态度可以从表露在外的意见、看法、主张甚至表情、举止等表象中探测,但其本身是一种心理状态。
最后,态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没有足够的诱引就不会轻易改变
1.3 组成成分
情感成分(affective component),指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情绪体验,如喜欢、鄙视、敬畏等。
认知成分(cognitive component),指个体对某一对象的知识、信息、理解和评价等。
意向成分(behavioral component),指个体对某一对象可能做出的行为的准备状态。
这三种成份中,情感成分是最关键的,它以态度的认知成分为基础,形成对态度对象的价值陈述。而态度的意向成分或行为成分,是一种行为的准备状态,说明了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态度对行为的重要性。
2. 态度的形成
2.1 需要
实验证明,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对象和帮助个人达到目标的对象,能使人产生满意的态度。相反,那些使需要受到挫折和阻碍达到目标的对象,会使人产生厌恶的态度。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交替学习的过程。
2.2 知识
个体对对象态度的形成,受他所拥有的对该对象的知识的影响。当然,外来知识必须与原来的态度进行必要的调整后,才能发挥作用。
2.3 群体观念
个体的许多态度,往往受所属群体,如家庭、学校、社会团体的影响。这是因为,个体与群体其他成员接受相似的知识,且在与群体的互动中,对群体的认同感使个体愿意接受群体的规范,并在无形中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
2.4 个体特征
虽然群体意识会使其成员具有某种相似的态度,但成员之间出于个性的不同,在态度的形成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具有独立性格的人,对待事物往往具有独到的见解;具有顺从性格的人,对待事物往往追随权威,容易接受他人的暗示和支配。
一个性格外向的人往往认知敏感,喜欢交际,容易接受新事物。
一个性格内向的人,往往行为孤僻,反应迟钝,对新鲜事物常常持冷漠的态度。
2.5 个体经验
生活实践证明,很多态度是由于经验的积累和分化而慢慢形成的。当然,有时也会出现只经过一次戏剧性的经验就构成了某种态度的情况。
3. 态度的变化
态度一旦形成之后就比较持久,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各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形成新的态度,这就是态度的转变。
态度转变一般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个人对某种对象本无所谓爱好或讨厌,只是爱来在家庭、学校或其他社会环境中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下,才对某人或某事物产生了正向和负向的态度;或者个人对某种态度对象有一般程度的态度倾向,经由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向较为强烈的态度转变。二是个人对某种对象已经有了好恶态度,后来经由直接或间接学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原有的态度。前者我们称为强度上的变化,后者称为方向上的改变。
4. 态度的功能
卡茨(Katz)认为态度有四种主要功能。
4.1 适应功能
态度是在适宜的生活或工作中形成的,也可以说,人们形成某种态度就是为了适应环境,因为恰当的态度能使人们从其相关的重要的组织或个人那里获得支持、肯定或资源等。态度的调整是人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工作或生活中不同的人形成不同的态度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处理。
4.2 自我防御功能
态度作为一种防御机制,可使人们在受挫时保护自我。
例如:一个晋升失败的人会显示自己对升职无所谓的态度。
4.3 价值表达功能
一般情况下,态度表现了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如一个成就动机很强的人往往对自己的本职工作非常投入。
4.4 认知或理解功能
态度一旦形成,就变成了一种认知客观世界的参照框架。态度如同一扇视窗,它允许人们看到外面的世界。但视窗的大小和形状限制了人们的视野,视窗玻璃的颜色过滤了信息,从而影响了认知的准确性。
例如:如果你支持某项政策,而另一个人也支持这项政策,因而你就倾向于喜欢这个人了。
5. 态度与行为
5.1 态度与一致性
仔细观察一下你的周围,你会发现,人们为了避免和自己的行为发生矛盾或冲突,改变了自己的言辞。
研究表明,在总体上,人们会寻求态度之间及态度和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这意味着,个体在努力调和不同的态度,并使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以使自己表现得富有理性和言行一致。当出现不一致的时候,个体就会采取措施促使态度与行为重新回到一致的平衡状态。人们采用的方法有改变态度,或者改变行为,或者为这种不一致找到一种合理的理由。
5.2 态度与行为
人们常常认为态度与行为是一致的,有什么样的态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然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并不如此单一。
例如:某员工愿意把工作完成好,但缺乏客观条件或个人技能。
6. 关于态度的理论
6.1 平衡理论
平衡理论(balance theory)是社会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1958年提出的有关态度及人际关系理论。海德认为,人们的认知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物、事及概念等,这些对象有的互不相关,有的则互相联结起来组合成一个整体。海德把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称为单元关系,其关系可由类似、接近、相属而形成。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般是属于同一方向的。
例如:一人喜欢A,则往往对A的穿着也很欣赏;一个人讨厌B,则往往对B的朋友也不好。
6.2 认知失调理论
20世纪50年代末,列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提出了认知失调理论(cognitive dissonance)。这个理论致力于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做出解释。不协调意味着不一致。认知失调泛指任何情况的不和谐。
例如: 个体可能感受到的是两种或多种态度之间的不一致,也可以感受到的是行为与态度之间的不和谐。
6.3 参与改变态度理论
心理学家勒温(Lewin)在研究中发现,个体态度的改变与群体的规范和个体参与群体的方式密切相关。
例如:如果一个人主动介入群体的活动,参与决策的制定,参与权利的实施,自觉遵守群体的规范,这个人的态度会变得非常积极。
6.4 沟通改变态度理论
在现代社会中,除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外,新闻媒介沟通,如报纸、杂志、电台和电视台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态度,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6.5 预言实现改变态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别人的预言及由此而采取的对待方式会影响个体的心理,从而导致其态度的转变。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描述:
员工的行为=f(管理者的期望,管理者对待的方式)
例如:某人被人们认为是大有作为的,因此往往给予他鼓励、支持和帮助,该个体感受后,会根据这种预示去发展。美国曾经流传过“斯尼奈奇迹”的故事。斯尼奈原是某药物计算中心的清洁工,中心的负责人预言,他将成为一名计算机专家,并把这个预言告诉斯尼奈,对他多方鼓励。结果斯尼奈后来果真成了计算机专家,实现了中心负责人的预言。
7. 案例-在默克公司建立承诺
罗斯·阿南是默克公司的一名研究管理者,她拼命地工作,1/3的时间出差,包括周末。以前她不得不在星期一早晨8点去办公室报到时,她常常对前任上司愤怒至极。那位上司(他此后离开了默克公司)期望雇员延长工作时间,而不管他们的睡眠是否充足。阿南坚持她的工作表现,但是她的态度突然变坏,她认为“好吧,我将尽最大努力,但是你不会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姿态,她办公室门多半时间紧闭。
相比之下,她的继任上司在明确了目标之后说:“我信任你们能做好工作。”结果是:“我完全忠于她,对我的工作更加热情。”(她开始敞开她办公室的门。)
高级财务分析家黛安·史威兹在默克公司年终繁忙的工作期间,她的小孩需要做扁桃体外科手术时并没有盼望休假。令她吃惊的是,鲍勃·安德伍德,她的上司,默克公司欧洲分部的主管,看了看她说,“你女儿更重要”。
安德伍德的态度和支持激发了黛安·史威兹强烈的忠诚,后来当她在海边度假时,安德伍德的助手打电话请求紧急帮助,为默克公司欧洲分部首脑准备数据。“我毫不犹豫地钻进汽车赶到那里,”她说,“当这样的上司需要帮助时不必三思而后行”。